挖礦風險:流動性挖礦 6 大風險、怎麼獲利?
Karma Ksana
By: Karma Ksana

挖礦風險:流動性挖礦 6 大風險、怎麼獲利?

近年興起的 DeFi 流動性挖礦投資大熱潮,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有機會能獲得高達過百、甚至過萬年利率,不過高利率的背後當然也必須對於原理及挖礦風險有初步了解,如果還沒清楚了解就先入注的話恐怕會得不償失!高報酬總是伴隨著高風險,甚至不斷傳出流動性挖礦詐騙的新聞。

究竟流動性挖礦是什麼?與我們平常買賣台股、美股有什麼差別?是買低賣高嗎?本篇也將介紹流動性挖礦的原理、運作方式,以及須注意哪些風險。

#1 流動性挖礦是什麼?

流動性挖礦英文稱為 Liquidity Mining 或 Yield Farming,跟礦工透過參與比特幣交易驗證而獲得報酬的挖礦(Mining)是不一樣的。想了解更多比特幣挖礦,可以參考〈挖礦是什麼?怎麼挖礦?比特幣的挖礦原理〉

這裡提到的流動性挖礦是一種以加密貨幣為基礎,透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投資形式,也可說是一種用戶提供「流動性」就能獲得獎勵的機制

在成熟的交易市場中,需要足夠的流動性-具有足夠的可動用資金,才有產生交易的可能。舉個簡單的例子:想要買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人想要賣車」,此筆交易才有產生的可能。我們也可以從商業例子來理解流動性的重要度:一家公司即便具有很好的商業模型以及營收,但因可動用資金不足,也就是流動性不足,就會產生周轉不靈,面臨倒閉危機。

操作流動性挖礦,就如同傳統金融市場我們會透過買股票、基金等投資創造被動收入,然而傳統金融市場中,如股票市場,因為有「造市商」的存在,滿足了買賣雙方的交易需求,並使股票市場產生流動性;同樣的,在去中心化金融世界中,也需要流動性才能創造出一個完善的交易市場。不過,因為區塊鏈中每一筆交易都需要礦工記錄,並且支付交易手續費,傳統中心化的造市商角色,無法從中獲得利潤,所以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 – 自動造市商(AMM,Automated Market Maker)。

流動性挖礦

#1.1 自動造市商(AMM):

是一種去中心化交易所創造自動自發交易的市場模型,讓我們不再需要依賴外在的第三方提供流動性來滿足雙方訂單。透過存放資金提供流動性,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動造市商(AMM)和提供加密化貨幣的流動性提供者(LP,Liquidity Provider)。

流動性提供者藉由存入和抵押自身兩種以上的加密貨幣作為流動性到去中化交易所(Dex,Decentralized Exchange)的智慧合約中,以獲得挖礦獎勵的方式,這些獎勵通常來自於去中心化金融平台(DeFi)使用者所支付的交易手續費,而上述的操作也就是「流動性挖礦」。

較常見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DeFi)有:Uniswap、Balancer,或是 Curve。拿以太坊平台上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Uniswap 為例,Uniswap 提供各種加密貨幣轉換的流動性池(Liquidity Pool)創造了去中心化的交易市場。假設:小明今天想要在 Uniswap 上把 1 ETH 換成等價的 USD Coin(USDC),小明只需要連結其錢包,並支付手續費,就可以完成轉換,平台也將提供交易手續費會作為獎勵付給這些流動性提供者。

#2 質押挖礦與流動性挖礦一樣嗎?

「質押挖礦」和「流動性挖礦」都是透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投資形式,因此投入加密貨幣投資的初學者,可能無法清楚了解兩者到底差在哪裡?

質押挖礦是透過將貨幣抵押給去中心化金融(DeFi),以增加加密貨幣網絡安全性並獲取利息回饋;
流動性挖礦則是透過增加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資金池流通性,並獲得手續費做為報酬。

質押挖礦的方式是用戶將加密貨幣放在平台上並且質押,這段時間無法動用這筆資金,但可獲得相對應的報酬,這就像在銀行存定存或是買長期股票的概念由於加密貨幣不像股票可以長期持有獲得股利回饋,而是透過使用質押的方式獲利。以操作例子說明:假設當以太幣匯率在 $1,000 美金的時候,我們看好以太幣長期走勢,預估甚至有機會漲到 $5,000 美金兌換 1 以太幣,所以就買進以太幣並持續持有。在持有的這段時間,我們除了賺取漲幅價差,還可以透過質押的方式賺取如同股利的收入。

#3 流動性挖礦是如何運作、獲利?

去中心化金融平台(DeFi)提供加密貨幣間的轉換,一般來說去中心化金融平台(DeFi)的資金流動池裡具有至少 2 種加密貨幣,做為流動轉換。透過吸引手上有資金的存款者,把加密貨幣放入交易所的資金池裡提供流動性,流動池藉由池中貨幣交易收取小額的服務費用,並且承諾給予一定比例的交易手續費給這 2 種加密貨幣的提供者們作為回報。以去中心化金融平台(DeFi)中的 Uniswap 為例:Uniswap 將每筆訂單總額的 0.3% 交易手續費給予流動性提供者,假設有使用者想在 Uniswap 上把 10 個以太幣(ETH)換成 USD Coin(USDC),使用者只需要連結錢包並支付一定量的手續費,就可以完成轉換。

使用者之所以可以方便地把以太幣(ETH)換成 USDC 是因為在這個平台上有一個流動性池:由以太幣(ETH)和 USD Coin(USDC) 組成,這個流動性池裡面的以太幣(ETH)和 USD Coin(USDC)就是來自於流動性提供者。當有人使用 Uniswap 這個平台將以太幣(ETH)換成 USD Coin(USDC)時,支付的交易手續費將會作為獎勵付給這些提供流動性的人。因此,只要是這個平台的流動性提供者,當有人想要兌換當中的加密貨幣,提供者就能賺進交易手續費而獲利

流動性池的特色是,池中加密貨幣的交易價格是依照池中資金比例來決定,不會去追蹤市場上的貨幣價值,因此其中可能形成的幣價差,為其獲利的因素之一。

因此,流動性挖礦過程中的報酬主要是參考以下 2 項:

  • 幣種
    以太坊是目前流動性挖礦最普遍做為提供流動性的幣種。
  • 年化收益報酬率(APR,Annual Percentage Rate)
    以年化收益配合投資的期間長短來計算,或比較各種不同投資間的收益好壞,相對比較客觀(也可以利用年化收益來計算一個星期、一個月,或不同投資期的收益)。另外,如果資金池中的幣種越新,高年化報酬率的機率也越高,但要了解:高報酬總是伴隨著高風險,因此在操作流動性挖礦的過程中,建議可以多方評估。

#4 流動性挖礦 2 項獲利方式

流動性挖礦主要有 2 種獲利方式:

  • 項目方提供代幣
    早期一些加密貨幣的項目方(如交易所、投資公司或中心化的平台等)為了鼓勵用戶或是促進新用戶加入,都會提供代幣或是優惠代碼來吸引註冊。現在也會有很多項目透過不定期 airdrop 方式給持有者或是獎勵用戶(像之前很夯的 ENS)。
  • 手續費收益
    流動性挖礦允許投資者在去中心化平台、交易所或是其他加密貨幣項目平台借出質押加密貨幣,藉由提供流通性或是交易來獲取平台的手續費,各平台提供的手續費並無一定規則,皆可以透過雙方的智慧合約來約定。
流動性挖礦風險

#5 流動性挖礦 5 大風險

流動性挖礦看似是不錯的被動收入方式,但是投資的同時就會有風險產生,加入流動性挖礦之前,需要注意的流動性挖礦風險有以下 5 項:

  • 幣價不穩 Price Risks
    幣價不穩風險並不侷限於流動性挖礦,凡是任何的加密貨幣相關投資,都會需要承擔貨幣價值變動極大的風險,也就是說,一旦持有任何加密貨幣,幣價風險就如影隨形。比方說在 Uniswap 上流動挖礦,當下獲得的 UBE 幣值等同於 5 美金,幾個星期後跌價到 1 美金,此時如果將 UBE 兌換成法幣,將導致與預期大不同的結果,這在幣圈是很可能發生的。
  • 幣值炒作
    流動礦池(應該是說所有的礦池)都是由創始者或是其他持有大量加密貨幣的人所「控制」。雖然加密貨幣建立在去中心化為基礎的區塊鏈上,不過擁有強大算力的參與者,或是持有大量加密貨幣的人,還是可以對幣價做出一定程度的操作,也算是某種程度的不公平,比方說有大量持有者在礦池中瞬間移出大量的流動性,就足以讓幣價大幅下跌。
  • 無常損失 Risk of Impermanent Loss
    流動性池的特色是,池中加密貨幣的交易價格是依照池中貨幣比例來決定,並非追蹤市場上的貨幣價值,因此其中可能形成的幣價差,是其獲利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損失,我們將此稱之為「無常損失」,是流動性挖礦中最大也是特有的風險。
  • 錢包安全性
    加密貨幣錢包最大的風險就在於私鑰。如果私鑰存在同一部電腦時,遭駭的機率就會大增。另外,使用者遺失私鑰或忘記私鑰也是常見的風險。
  • 交易所風險 Crypto Exchange Risk
    任何透過金融系統轉帳一定有其風險。意即任何交易平台必須符合足夠的安全需求,如同反洗錢規範和認識交易的客戶,加密貨幣交易所不但不為持有者承擔幣價變動,而且也存在著自身的風險,交易所自身風險舉例如下:
    • 資料遺失
      各種資訊服務都有系統故障而造成資料遺失的風險,在雲端儲存的資料也有被駭遭竊的可能。
    • 交易的貨幣或用戶基礎基金的遺失
      駭客入侵有可能造成資料遺失、用戶貨幣遭竊或危及平台操作。
    • 基礎設施故障
      交易所平台基礎設施故障,嚴重時可能造成系統資料無法復原。
    • 交易所不接受當地監管單位監管及違法行為

#6 無常損失是什麼?

無常損失是一種「暫時性損失」,是流動性挖礦需要承受的一大風險。無常損失發生在投入的兩種加密貨幣漲幅不同時,兩者幣價間的變化越大,無常損失就會越大。 在流動性池中「兌換匯率 = 貨幣比例」,流動性提供者(LP)決定存入一對加密貨幣到資金池時,以 ETH – USDC 這個流動性池為例,流動性提供者會需要提供「相等價值」的以太幣與 USD Coin(USDC)。 假如匯率是 1 以太幣 = 100 USDC , 那麼流動性提供者在提供 1 以太幣的同時,也需要提供 100 個 USD Coin 才能保證資金池內貨幣之間的比例正確,如此,我們就能使用貨幣比例的占比,算出流動性池的兌換匯率。資金池的兌換匯率完全取決於兩種貨幣比例,跟其他外在條件都沒有關係,這概念是造成無常損失的重要關鍵。 舉例來說:小明投入流動性挖礦時,匯率是:1 以太幣 = 100 USD Coin ,小明決定投入 10 以太幣與 1000 USD Coin 進入資金池。因為 USD Coin 是穩定幣,所以合理假設它的漲幅一直不變,我們把小明放入流動性總價值換算成美金,投入的流動性就會是 10 以太幣 * $100 + $1,000 = $2,000 美金。 假如過了一段時間,市場上以太幣突然上漲,匯率變成: 1 以太幣 = 500 USD Coin,不過因為去中心化交易所使用自動造市商(AMM)機制的原因,資金池的幣價匯率不隨著市場的漲幅影響,完全取決於兩種貨幣之間的比例,因此即便市場的以太幣上漲,這時在資金池裡比例依然是 1 以太幣 = 100 USD Coin。

無常損失

#6.1 流動性挖礦中的「套利者」

然而,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以太幣和市場價格產生差異,市場上就出現了「套利者」從中獲取價差利益。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購買以太幣只需要100 美金,而「套利者」使用 USD Coin 將去中心化交易所裡將便宜的以太幣換出來,導致流動性池中兩種貨幣比例發生變化,最後可能達到平衡並正確反應市場價格。當套利者結束套利,流動性池裡面的以太幣和 USD Coin 反應真實市價,流動性池的以太幣會變少、USD Coin 會變多。

經由以上過程,小明在池中的資產變成 5 ETH + 2500 USDC,總價值 5 以太幣 * $500 USDC + $2,500 USDC = $5,000 美金,假設當初選擇不提供流動性,而是一直持有  10 ETH 與 1000 USDC,總價值本來應該要是 10 以太幣 * $500 USDC + $1,000 USDC = $6,000 美金,這之間差的 $1,000 美金就是所謂的「無常損失」。 若小明不贖回流動性,無常損失將是一種「暫時性損失」;但如果選擇在這時將加密貨幣全部領出來,無常損失就會變成「永久性損失」了。

#7 如何降低挖礦風險?

我們了解流動性挖礦的風險後,該如何安全避開?可以參考下列 3 項方法:

  1. 選擇大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所本身的風險,主要是跟駭客有關。隨著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高速發展,有越來越多駭客隨時想要利用智能合約中的代碼漏洞,駭入並拿走這些鎖在智能合約裡的加密貨幣,因此,選擇大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是相對安全、能避開流動性挖礦風險的方法。大型交易所的智慧合約通常會先被相關單位評估過,因此較為安全,建議可以參考 CoinmarketCap 上面的排行,選擇大型交易所。
  2. 避開高收益泡沫化
    進行流動性挖礦時獲得的收益,主要來自於其他人在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支付的交易手續費,加上抵押流動性證明可以獲得的平台治理代幣。這是去中心化交易所非常流行的模式,為的就是吸引流動性提供者使用他們的平台,不過如果發現自己絕大部分的挖礦收益是來自於平台治理代幣的發放,而不是來自於賺取其他人支付的交易手續費時,就需特別注意:因為收益將與平台幣的漲跌息息相關,倘若平台幣的價格歸零,同時投資就可能受到直接影響
  3. 注意無常損失可能帶來的收益下降
    如同上述提及,無常損失是一種暫時性損失,想要了解無常損失怎麼計算,可以參考網路上的無常損失計算機。通常流動性提供者賺取的挖礦獎勵,都能大幅度抵免無常損失可能帶來的獲利下降,但如果真的很想避開無常損失的困擾,那麼在準備挑選資金池來提供流動性的時候,可以選擇兩者幣價關係較為穩定的流動池-不過通常穩定幣之間的流動性挖礦獎勵也會比較低。
比特幣交易

#8 總結:如何評估挖礦風險?我要挖礦嗎?

大環境的幣價變動大,幣價炒作、無常損失及交易所安全性等,都是在流動性挖礦中無法避免的風險。

流動性挖礦帶來的收益比起我們在傳統市場看到的回報率高非常多,一部分原因是因為 DeFi 允許使用者利用智能合約的方式來進行高效率且不通過中間人的金融活動;另外一部分也是由於 DeFi 中有一定量的泡沫存在。

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價值投資,投資前要注意:這些收益是否能長久持續賺取收益所需要承擔的風險為何、以及賺取收益的模式合不合理等相關問題,多評估軟硬體需求及加密貨幣平台和交易所安全性之後,再做決定。

有想法嗎?我們很期待與你交流喔~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專欄主題

    • 數位轉型 cover
    • 數位轉型 page

    數位轉型知識手冊

    by Procrustes 作者群

    「數位轉型」並不是一個解決方案,而是一種企業經營的思維:「持續性的改善並迭代,最終才能創造高效率、高收益的企業體質!」,Procrustes 收錄各種對數位轉型有幫助的文章,讓你了解數位轉型的執行關鍵。

    • seo-guide-cover
    • seo-guide-page

    SEO 入門指南:全面掌握 SEO 基本知識

    by 賴彤兒(Tony)

    此指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整理所有 SEO 相關知識,並以合理的結構整理,讓你能在短時間內掌握 SEO 龐大的知識體系,是你進入 SEO 領域最好的入門磚。

更多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