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普洛客用來記錄近五年的重要演算法更新、或者過去相對重要的大更新記錄表,也幫助大家了解 Google 演算法的發展方向,讓我們掌握 SEO 的先機,不過由於 Google 每年會推出數千次微調更新,這邊並不會全部紀錄,而是針對重要的、明確的、有影響力的演算法紀錄。並且,許多演算法的名稱並不統一,我們會參考主要論壇作為資料紀錄,大家不用糾結於枝微末節,專注在核心變化比較重要。
近五年(2020–2025)Google 核心演算法更新
從結論來說,回顧過去幾年間的演算法更新,最重要的幾個要點就是:
- 為用戶創造實用的內容:這一點至始至終都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 SEO 方法。
- 可以善用 Ai,但不要忘記用戶才是根本:Ai 內容能不能取得排名,是看對用戶有沒有幫助。
- 與用戶打好關係:各種 UGC 的內容、外連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 經營多元管道:Google 不是品牌的最終歸宿,它們並不在意網站經營者,所以別下意識的把它們當朋友,擁有自己的流量來源與吸引力才是關鍵。
近五年內 Google 已多次發布「廣泛核心演算法更新」(Broad Core Updates)。這些核心更新通常每年數次推出,影響各種類型網站的排名表現。以下我們按年度整理2020年至2025年的核心更新名稱與日期,並說明每次更新的主要影響以及對SEO的意涵:
2024年核心演算法更新
2024 年總結來說,就是 Google 對 Ai 技術崛起的各種調整與反抗,基本上這一年的各種演算法調整都與 Ai 有關係:

核心演算法調整
此次更新並不針對任何單一主題,而是整體演算法的微調,但依然出現了許多網站的流量變動,Google 的對外說明只有表示其將會加速各種演算法的更新,也就是提高核心演算的更新頻率。
普洛客觀察:我們認為,Google 其實是在擔憂 Ai 對其產生的衝擊,很多數據都表明新一代的年輕人不再以 Google 作為搜尋資料的入口,而是 Ai 查詢工具,因此 Google 迫切的想要找出突破方案,才會有各種大幅度的調整,我們建議現在局勢不明朗時,專心做好服務用戶的內容就好,別過度專注於 Google 的演算法變化,等穩定一點才來調整更聰明。
AI摘要(SGE)品質更新
此次更新主要用於改善 SGE 的內容品質,並且有數據觀察到 Google AI摘要(SGE)所引用的來源與傳統自然排名結果有高度重疊。
普洛客觀察:這次的演算法更新與我們一直提倡的認知一致,其實網站經營並不用特別擔心 SEO 沒落,就算搜尋引擎的模式被「Ai 查詢」取代,Ai 一樣要有一個使用資料的優先級順序,而 SEO 正是這個關鍵指標,所以做好 SEO 也同時會做好未來可能出現的 SGE。
優質內容演算更新
延續3月內容演算法的更新,調整幾個月的數據作進一步強化,從整體數據觀察,關於美容、健身類的網站波動較大,並且改善 Ai 摘要內容的品質。值得注意的是,Google的說明提到:強調網站若受影響,應等待至少一週再採取行動,以便充分分析排名變化;而且只針對明顯的大幅下滑進行調整,小幅波動不宜過度優化。並且要避免「快速解決方案」,將重心放在「用戶體驗」才是關鍵。參考資料:Google 搜尋中心網址 – 2024 年 8 月核心更新的重要須知
普洛客觀察:我們認為演算法的目標方向保持一致,但 Google 也發現目前的高頻率調整,對許多 SEO 執行者產生困擾,才會特別提到不要過度優化,只有在真的有狀況時,才進行大規模調整。
Ai 內容打擊演算法更新
主要針對低品質的內容進行打擊,尤其是 Ai 生成的垃圾內容,大幅度減少重複內容網頁的出現頻率,據統計減少了約 45% 垃圾內容的曝光。並且將原本獨立的「實用內容系統」(Helpful Content system)整合進核心演算法,顯示對優質內容的重視。
在演算法更新後,許多採用 Ai 快速產生內容的垃圾網站曝光大跌,甚至被完全移出索引資料庫。(參考資料:New ways we’re tackling spammy, low-quality content on Search)
普洛客觀察:Google 明確表明過他們討厭的不是 Ai 生成內容,而是不經檢驗與修飾的垃圾內容,恰巧 Ai 常常生成這種東西。所以與其說這個演算法是打擊 Ai 內容,不如說是延續過往對實用內容政策的補強,所以,SEO 的方向並沒有改變,依舊是創造「對用戶有幫助」的實用內容,要用 Ai 也可以,但務必確保資料的正確性與實用價值。
2023 年核心演算法更新
2023 年的演算法調整,大抵上是延續過去提出的 E-E-A-T 做強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 Google 對於 Ai 內容的態度轉變:從過去更偏好由人類撰寫的內容,轉變為只要內容對用戶有用,並不特意關注是怎麼產生的。(其實這個政策早就有跡象表明,只是在這一年被實裝進演算法)
這一年根據社群觀察,應該有 4 次重要更新,但其中兩次只有比較明確的更新邏輯方向,其餘兩次不論是官方或者社群都沒有合理的結論,所以我認為沒有特別紀錄的必要。

實用內容更新
過去的「實用內容」演算法曾經強調有用的內容應該由人撰寫,但在這一次的更新後,我們看到 Google 官方的文件發生了改變,顯示其對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態度做出調整。原本的文件說明是:
“Google 搜尋的有用內容系統會產生一個信號,供我們的自動排名系統使用,以更好地確保人們在搜尋結果中看到由人們編寫、為人們服務的原創、有用的內容。”
然而,這似乎已在他們最新的指導更新中被刪除:
“Google 搜尋的有用內容系統會產生一個信號,供我們的自動排名系統使用,以更好地確保人們在搜尋結果中看到為人們創建的原創、有用的內容。”
普洛客觀察:其實 Google 會有這種態度轉變並不奇怪,對 Google 來說,網站經營這本來就不是重點,它們的指導方針就是對用戶友好而已,如果 Ai 內容已經可以滿足用戶需求,對 Google 來說,沒有任何禁止的理由。所以整個策略的方向還是回歸初心最重要「以用戶為核心」。
實際經驗內容加分
這次更新後經社群觀察,發現在網站內容中展現「實際經驗」(Experience) 的網站獲得了顯著提升。這代表Google實裝了對經驗判斷的演算法內容,例如:第一手體驗、實際案例、親身試用、見解等等,具備這些內容的網頁表現明顯優於純理論介紹的內容。
普洛客觀察:E-E-A-T 講超過半年了,本來就是一個重大的更新指標,具體改善 SEO 的方法並不複雜:增加案例研究、實測數據和作者觀點,以凸顯內容的獨特性與可信度。如果您的內容領域適合加入個人經驗(例如產品評測、旅遊攻略、專業技術教學等),就大膽地增加吧。
2022 年核心演算法更新
2022 年的演算法比較像是對 E-A-T 的內容演算法做補丁,針對個別領域做不同層度的改良與強化,尤其是針對 UGC 內容的提升,甚至新增了經驗到其原本提倡的 E-A-T 內容當中,構成了新的內容指導 E-E-A-T,此外,Google 提出了以人為根本的內容建議,這不免讓人懷疑未來的演算法趨勢,很可能會對某些不容易閱讀的文章與網站做減分,這方面值得關注。

E-E-A-T 發表預告
所謂的 EAT 是 2014 年就提出的內容指引,分別代表:專業性 (expertise)、權威性 (authoritativeness) 和可信度 (trustworthiness),但不難發現 Google 其實一直有想要把 UGC 內容作為排名依據,經過多年的嘗試,總算決定要在 E-A-T 加入了 E:經驗 (experience) 作為核心排名依據。
普洛客觀察:這次並不是完整的更新,而是文件上的預告,從趨勢來看已經勢在必行,未來肯定會對擁有用戶產生內容的網站做加分,所以提早佈局的方式就是鼓勵用戶互動、最好把文章的討論版、社群關係給經營好,以做後續未雨綢繆的打算。
SpamBrain 更新
更新 AI 驅動的 SpamBrain 系統,自動偵測並中和垃圾連結的作用,更近一步打擊各種黑帽連結的手法,這次針對的主要是偵測購買連結的網站和用於傳遞外部連結的網站,也就是針對連結農場的判斷力提升。
普洛客觀察:我們一直都有在說,購買連結是沒有意義的,即便想要創造外連,也必須用認真經營的方式,農場內容是在浪費時間,這個論述只會反覆被驗證而已。但是我們也要強調,演算法不具備能力判斷每個網站的真實性,所以如果我們創造了許多真正認真撰寫的網站來給連結,這樣的策略依然是有效的。
E-A-T 內容更新
其實從8月多就陸續觀察到 E-A-T 的功能在發揮,不過這次主要是針對比較敏感的領域,例如:醫療健康、金融等,以及針對評測使用心得的文章做提升,在這些內容上取得推薦的產品也有排名提升的趨勢。
普洛客觀察:這次的更新屬於內容政策的改善,比較有意思的是提升了評測網站的整體排名,所以,如果有在這些網站上佈局的品牌將會受益。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建議在做 SEO 時要更廣泛的思考不同流量來源,社群、討論板、評測網站等等都需要放心思,才能再更複雜的演算法中得利。
實用內容更新預告
Google 調整了實用內容的指導指南,並且希望大家降低單純迎合眼算法的內容製作
參考資料:建立實用、可靠且以使用者為優先的內容
這次主要是改變了鼓勵「以人為本」的內容創作,提醒站長避免僅為流量而產出的冗長內容,換句話說,不要為了增加關鍵字而無意義的提升文章長度。
普洛客觀察: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演算法更新,而是指導手冊的改動,但這種改動在未來一定會被實裝,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檢視一下自己的網站,是不是又不符合其建議的內容。
YMYL 與 UGC 內容更新
雖然 Google 官方對這次更新並沒有任何公告,但根據社群的回饋與觀察,這次更新主要影響 YMYL(Your Money, Your Life, 簡稱YMYL)的相關網站,也就是醫療、健康、金融、理財、生命相關的網站,另一個比較全面的影響是 UGC(User Generate Content)內容的整體提升,簡單說就是評論、評分、討論串等內容,擁有豐富 UGC 內容的網站在這次演算法後取得提升。
參考資料:Google 2022 年 5 月廣泛核心更新—5 個微案例研究再次強調了廣泛核心演算法更新的複雜性
普洛客觀察:內容始終是 SEO 的關鍵,但內容並不局限於文章本身,由用戶產生的內容也是重要的一環,更合理的說,是更有價值的一環,因為比較難被操弄。我們一直鼓勵網站經營要與用戶互動,不論是透過社群,或者文章的討論版等等,這些互動環節累積的內容,終究會帶來正向效果!
2021 年核心演算法更新
這一年演算法有很多不一樣的更新,算得上是變動劇烈的一年,這一年 Google 的表現依然圍繞著提供使用者更好的搜尋體驗為目標,但在做法上比以往更激進,這一年調整了「自然語意:這影響到關鍵字佈局策略」、「頁面體驗:影響到 SEO 技術力的權重」、「打擊 SEO 內容:大幅降低 SEO 顧問的重要性」、「本地化搜尋:某種程度弱化了網站的全面性。」我不認為這些激進的改動能全部保留,這會是未來要重點觀察的目標。

本地搜尋更新
這次更新是由社群觀察提出,主要是很多商家發現自己的排名受到衝擊,經過討論後認定為排名分給了在附近的實體商家,也就是根據用戶所在位置改變搜尋結果的本地化更新。
普洛客觀察:這類的更新並不意外,因為 Google 的核心目標是幫用戶解決問題,遠在他方的搜尋結果肯定不如離自己很近的商家,所以衝擊是不可避免的,對於經營者來說,把 Google 我的商家經營好、實時更新商家資訊,會是應對這種變化的關鍵。
SEO 打擊更新
這次更新造成了非常大的流量波動,許多人的網站受到毀滅性的影響,在社群當中可以看出災情嚴重,經過觀察,我們認為這次更新最主要的收災網站,都有統一的特質,也就是:過度 SEO 優化。換句話說,這次更新很可能是針對太重視 SEO 的網站做的一次打擊,也就是那些試圖過度優化內容、連結、網站本身,而不是以用戶為核心的網站衝擊最大。所以,這次更新的影響對一般用戶反而沒有壞處,而是針對那些 SEO 機構影響最劇烈。
參考資料:Google 2021 年 11 月核心更新已上線 – 我們現在看到的
普洛客觀察:坦白說我們覺得這個更新是合理且正確的,SEO 領域長期以來已經走向過度專研技術,而非改善用戶體驗的邏輯,那些為了排名而做的文章在未來也只會受到更多衝擊,這一點我們是很敢預言的。在我們看來,做 SEO 的核心邏輯是:在不造成 Google 困擾的原則上,盡力的服務好網站用戶,而不是單純的迎合諂媚 Google。
頁面體驗更新預告
這次更新的衝擊不會馬上發生,主要是在 Search Console 當中先增加了幫助網站管理者的資訊報表,包含:三個核心網路指標,例如:網頁體驗報告和搜尋效能報告。這些報告可以被視為是未來演算法的重要指標,依據慣性,這類改動大概會在半年到一年以後實裝至每次的核心演算法更新當中,所以很可能不會出現一個針對性的更新條目,但卻會潛移默化的改變排名,不可不注意。
普洛客觀察:用戶體驗一直都是 SEO 核心指標,過去我們透過 PageSpeed Insights 作為觀察工具,而現在可以更方便的透過 Search Console 做基本追蹤,無不是在反應 Google 對於速度與相關體驗的重視度,這些網站上的技術力體現,一定會持續影響網站排名。
MUM演算法發表
MUM是多任務統一模型 (Multitask Unified Model)的簡稱,目標是改善自然語言的理解能力,以提升 Google 演算法對於用戶真實需求的認知,提供更好的內容給用戶,這個方向過去由 BERT 演算法主導,為的就是改善用戶輸入關鍵字的歧義性,在這個演算法提出之前,關鍵字只要有一個字的差別,就會帶出完全不同的 SERP,這使得用戶需要有一定的知識才能使用正確的關鍵字,也才會找到需要的資訊,例如:假設你的目的是想要了解自然搜尋的知識,但當你不具備相關知識時,如何知道這些關鍵字呢?你很可能不會用「SEO」這個關鍵字,甚至「網站排名」「Google 排名」「網站曝光」這些關鍵字也都太難,你可能只會輸入「如何曝光產品」這種關鍵字,這導致每個領域的進入障礙提高,也妨礙了用戶找到正確資料。而這些困難就是演算法想要攻克自然語言的緣由,MUM 演算法是到目前為止能理解最廣泛自然語言的演算法,他讓你能用很籠統的字詞,找到正確的內容。
參考資料:Google MUM 更新:SEO 未來可以期待什麼?
普洛客觀察:這個演算法的提出,代表了語意搜尋的關鍵性,也就是網站經營者其實不用特別在意單一關鍵字,而是針對一個主題做發揮,這比起以往只針對關鍵字的策略,提供了更多思路。
2025/03/24 補充:後續時代的發展並沒有在出現與 MUM 演算法相關的更新,很可能是因為這個演算法被 Ai 演算給取代了,因為 Ai 對於自然語言的理解能力前所未有的高,已經完全覆蓋掉 MUM 能做的事情。另外,在補充內容的時間點來看,SEO 的關鍵字依然極大程度影響排名,所以除了要顧及語意的內容策略,在標題、段落標題、描述上增加關鍵字,依然是很有效的 SEO 方法。
2020 年核心演算法更新
這一年的演算法在我們看來並沒有特別大的更新,內容大多都是老早就討論過的議題,只不是剛好在這一年被完成而已。

行動優先索引全面實行
行動優先的概念早在 2016 年就提出,到 2018 年開始實際投入運作,並且在 Search Console 上可以觀察到報告,這段期間也出了非常多的工具與技術來輔助網站經營者做好行動網站。所以給足了 4 年的運作時間,還沒做到手機版網頁,坦白說已經是自己的問題了。在這個更新以後,如果網站本身不支援手機版瀏覽,將不會出現在手機的搜尋當中。
普洛客觀察:不論你是用 AWD, RWD, AMP, 獨立開發,早就有各種方法可以做好手機瀏覽,而且支援手機瀏覽可不僅僅是為了 SEO 這麼簡單,在我們經營的網站當中,手機瀏覽量幾乎已經過半,如果網站不讓這群用戶舒適使用,早就該被淘汰了⋯⋯所以,對於這個更新我們的看法非常正向,這是一個必然且有必要的趨勢。
連結權重加強
主要調整反向連結相關的權重影響力,經過社群觀察趨勢是:提高權威網站的連結分數,降低無意義的反向連結品質。在這次更新後,許多線上論壇、商業產業、遊戲等類型網站都出現跌幅,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領域本來就是廣泛取得反向連結的代表。而新聞網站在這次更新中則獲得排名提升。
普洛客觀察:這個更新還是老話一句「外連要自然」,Google 也不只一次說要大家把重心放在內容,而不是 SEO 的外連技巧,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也只會更往這個方向靠攏。
YMYL 原則發布
YMYL (Your Money, Your Life, 簡稱YMYL)是指那些與「你的金錢或你的生命」相關連的網站,最常見的就是:醫療健康、金融等與金錢或生命相關的主題。這次的更新很大程度是反應出社會輿論的壓力,也就是對全球各地不段嚴峻的詐騙問題做回應。這次更新後,與之相關領域內的網站,如果內容品質不足或可信度較低,排名被大福下降。
普洛客觀察: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立意非常良善的更新,很多人飽受垃圾內容所苦,各種沒有經過科學實證的健康農場文,常常散佈著錯誤的觀點與內容,但卻由於熟悉 SEO 的操作,而取得很高的排名與曝光量,這無疑是帶給社會困擾,而 Google 的這次更新就是要打擊這些垃圾內容!
過往的重大演算法更新概覽
在2020年前,我們就不每年紀錄了,下方只紀錄那些非常重要,直到現在都還對演算法有影響力的更新:

RankBrain 演算法
RankBrain 演算法(推出於2015年10月) 是 Google 首次公開承認採用機器學習技術參與搜尋排名的算法元件。RankBrain 的目標是:理解搜尋查詢,以及觀察使用者行為反饋來調整結果。簡單來說就是當使用者輸入查詢時,RankBrain 會試圖弄清其真正意圖,即使查詢詞彙與已有資料不完全匹配,也能找到語意相似的結果。同時,RankBrain會根據使用者點擊結果、在頁面停留時間、跳出率等使用者體驗信號,來評估哪些結果更符合用戶需求。如果某頁面得到更多點擊且用戶停留久,RankBrain可能提升其排名,反之亦然。
這個演算法讓 UI/UX 也逐漸被納入 SEO 的一環,後續的「行動版優先」「用戶體驗評估」「網站速度」等等議題,對 SEO 的影響也逐步擴大,可以說這個演算法讓 SEO 跳脫單純的內容行銷操作範疇,變成網站經營的一部分。
Hummingbird 演算法
Hummingbird 演算法(蜂鳥,推出於2013年9月)是2013年推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語意理解的能力,也就是針對過往只能判斷關鍵字來決定排名的做法,轉變成理解網頁內容,以整個頁面的意圖來做排名依據的改動,簡單來說,蜂鳥演算法的推出,直接把操作關鍵字的做法給廢了,在經營內容時,我們需要考量的不再是關鍵字密度、出現頻率等等,而是內容是否明確的主題、能否清晰表達。
這個演算法在後續也經過多次更新與迭代,BERT、MUM等後來提出的演算法都有其痕跡,並且從這個演算法開始,SEO 的操作開始注重「長尾關鍵字」「同義詞變體」以及「上下文相關性」等以主題做原點的想法。
Penguin 演算法發佈
Penguin 演算法(企鵝,首次推出於2012年4月)是針對連結濫用的演算法。主要目標就是打擊當時常見的黑帽 SEO 手法:透過操縱反向連結數量來提升排名。在 Penguin 演算法出現以前,網路上有大量購買連結的行為,這導致 Google 排名的核心變調,不是根據網站優劣性,而是單純看網站主有沒有資源買連結,無疑是傷害搜尋體驗的。所以,企鵝演算法因應而生,它讓 Google 分析網站的連結構成,並懲罰不自然的連結。
最開始企鵝演算法採用比較激進的手段,會直接降級有奇怪反向連結的網站,但後續的發展方向逐漸轉變成讓垃圾連結無效化的處理方式,並且也取消了小黑屋這種永無翻生之日的強硬做法,改成即時評估,讓網站經營者可以做出調整的柔性勸導。
直到 2025 年,企鵝演算法已經被融合進 Google 的核心演算法當中,並且每年都有多次與之相關的小型更新,不斷地去調整反向連結的權重與分辨能力,可以說,想要在外連上騙過 Google,其實比好好做網站內容,自然取得反向連結還要困難。
Panda 演算法發布
Panda 演算法(熊貓,首次推出於2011年2月)是 Google 針對內容品質的一系列更新代號。最開始是為了解決「內容農場」這類網站而做的演算法,用來偵測與消除那些內容薄弱、資訊錯誤的網站排名,從這個演算法推出後,內容農場在未來幾年逐漸銷聲匿跡,確實帶來了更好的搜尋體驗。
這個演算法至今仍然影響著 SEO 表現,它杜絕了依賴抄襲、東拼西湊、推計關鍵字的內容,徹底改善了整體網路的內容品質,在後續的更新當中,也提出各種重要更新,例如:原創性、實用性、以及 E-E-A-T 等議題,可以說 Panda 就是內容品質的開端,也是讓 SEO 轉向「內容為王」的核心要素。
到 2025 年間,已經很少人特別提到 Panda 演算法了,這並不是因為他失效了,而是因為它已經徹底融入 Google 的核心演算系統當中,沒有必要特別提及了。
結論:演算法更新對 SEO 策略的影響
坦白說,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做好 SEO,而是想要透過紀錄 Google 的演算法更新趨勢,來了解 Google 是如何思考 SEO 的未來方向,在 2025 年回顧整個演算法的更新邏輯後,以下是我們認為目前需要專注的方向:
- 為用戶創造實用的內容:這一點至始至終都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 SEO 方法,我們不段看到 Google 與內容相關的演算法更新,不論是最早期的 Panda、後續的 E-A-T、YMYL、E-E-A-T 等等,都是為了要我們更注意使用者,而非單純的 SEO 本身。
- 可以善用 Ai,但不要忘記用戶才是根本:這一點應該可以解決很多人現在的困擾,我相信 Google 一開始也沒摸清楚該如何看待 Ai 內容,直到近期才意識到,其實他們可以根本不用管內容是不是 Ai 提供的,只要對用戶有幫助不就好了。我們認為這個價值觀將會伴隨這未來許多年,所以如果你有使用 Ai 產出內容,你要擔心的並不是 Ai 工具,而是內容品質!
- 與用戶打好關係很重要:不難發現 Google 越來越重視第三方意見的相關內容,原因很簡單,只有這類內容是難以偽造,且比較客觀的,尤其是現在的網路時代,大家要寫內容都是信熟捻來,很難判斷哪些內容有價值,所以,各種 UGC 的內容、外連扮演的角色只會越來越重要!
- 別只依賴 Google,請試著經營多元管道:普洛客雖然是做 SEO 的專家,但卻一直在強調 Google 不是品牌的最終歸宿,它們並不在意網站經營者,所以別下意識的把它們當朋友,擁有自己的流量來源與吸引力才是關鍵。請把 SEO 視為你的品牌行銷策略之一就好,千萬別 All in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