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常見問題,小心這 5 點成為轉型絆腳石!
賴彤兒(Tony)
By: 賴彤兒(Tony)

數位轉型常見問題,小心這 5 點成為轉型絆腳石!

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已經不是什麼新詞彙,但其實市場對於這個名詞的涵義與認知,並沒有統一,此外也有很多誤解,這使得數位轉型在執行時,仍然充滿挑戰和陷阱。許多品牌誤以為數位轉型僅僅是將業務從線下轉為線上、或者購買軟硬體設施等。然而,數位轉型涉及範圍極為廣泛,從策略、組織文化、客戶體驗、產品設計、行銷等各個方面都需要了解。並且數位轉型是一個長期的持續過程,而非一種單一解決方案!

#1 管理層對數位轉型的錯誤認知

最常見的認知就是管理層的誤解。

身為顧問,我看過太多企業將數位轉型的焦點僅僅放在技術上,認為引入先進的技術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當市場出現新技術時,巴不得把整個品牌都往上貼,後果往往是不如預期。最近就有很多品牌在不清楚 AI 應用方式的狀況下,導入了 AI 相關技術,卻沒有產出相應的價值。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過去的雲技術、Web3 技術、NFT、Martech⋯⋯。

新技術示意圖

其實問題沒那麼複雜,數位轉型的核心意義只有一個:「幫助企業用更有效率的方式達成經營目標!

這中間涉及的一切,都應該要服務這個核心意義,因此,絕對不是先把工具引進企業,才來找使用方式,那樣就是先把箭射出去,才開始找靶在哪。對於品牌經營來說,數位轉型並沒有(也不該有)一種固定的方法,而是依據品牌的需求,透過市場研究制定策略、規劃產品與營運方式、執行行銷策略這樣的一個過程。也因此,這是一個不間斷反覆優化的旅程!

數位轉型是為了讓企業用更有效率的方式達成目標,持續改善與迭代的一個過程!

你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更深刻的了解數位轉型是什麼數位轉型是什麼?從裝潢的案例來深刻理解!

#2 員工認知才是轉型基礎,忽視文化十分危險

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品牌文化是一個經常被忽視,但卻至關重要的問題。許多企業老闆誤以為,只要技術到位,員工自然會跟隨。然而事實上是,如果組織文化缺少變化的因子,轉型過程將會受到員工反彈,影響進程還是小事,多數狀況是根本推不動,最終只會在人力物力耗盡的狀況下宣布失敗,除了資源浪費之外,還產生內部矛盾,對企業的長期發展造成傷害。

#2-1 推行新制度的四個階段

因此讓員工接受數位轉型的思維,將會是一切的根本,我通常會建議企業推行任何新的方法時,遵循以下四個階段的實施策略:

  1. 小規模局部實驗: 在這個階段,選擇一小部分員工或某個部門,對新的工具或流程進行試點。通過實驗收集反饋和數據,這樣能更準確地評估新措施的可行性和效益。
  2. 開放自願參加: 當初步實驗證明成功後,將試點擴大到更多的員工,但參與是自願的。這樣可以吸引那些對新措施感興趣或看到其價值的員工,並且能進一步收集更多的使用數據和反饋。
  3. 可選擇不參加: 在這個階段,新制度會成為標準操作流程,但仍然提供一個過渡期,讓員工可以選擇不參與。這樣既能保證大多數員工適應新制度,也能給那些需要更多時間適應的員工留出空間。
  4. 強制要求參加: 最後,當大部分員工已經適應了新制度,並且所有的調整和優化都已完成,新制度會成為強制性的操作標準。這個階段需要特別注意溝通和培訓,以確保每個員工都能順利過渡。

#2-2 如何讓員工接受數位轉型?

其實員工的心態掌握,本就是身為老闆最需要花心思的部分,而且不同的品牌各有各的管理風格,並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在這裡只是要提醒大家做到以下基本概念,並以此延伸完善品牌的員工宣導:

  • 良好的溝通:在轉型之初就要清楚地向員工解釋這一變革的必要性以及預期的效益,提前消除員工的疑慮和不安。
  • 提高參與感:讓員工能夠實際給予建議,並參與到轉型的各個環節,讓他們感覺自己是這一變革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 培訓和教育:任何人學習新事物都是一種挑戰,提供足夠的培訓資源和時間,讓員工熟悉新的工具和流程非常必要。

企業向心力代表了執行能力,如果連內部都沒有統一陣線,那數位轉型只會加劇分裂,根本無法做好企業提升。因此尊重自己的品牌文化,與員工進行深度對談,先把內部目標與想法統一,才有可能推動變革,讓企業煥然一新。當然,這個過程不需要一次到位,逐步的優化本來就是數位轉型的精神,如果沒辦法直接優化整個企業體系,也可以嘗試從小部門開始,逐步增加影響力,最終才能得到好成果。

#3 小心錯誤的數位轉型策略

最常見的策略錯誤有兩個:「試圖一步到位」和「只想要隨便一試」。前者指的是企業試圖一次就將所有事情做完,這樣做往往會因為太過複雜,並且缺乏時間與資源而導致失敗。後者則是沒有具體的計劃和目標,隨意地將各種數位工具和平台引入,最後不僅是效果不彰,還惹得一身腥。

#3-1 最小可用產品(MVP)在數位轉型策略的應用

「最小可用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這個概念特別值得借鏡。MVP 原本用於軟體開發和創業領域,是指一個產品只需具備最基本的功能就能滿足早期用戶需求的版本。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快速地推出產品,然後根據用戶反饋進行持續改進。

這個概念也應該套用到數位轉型上,比起一步到位,試圖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如果能首先確定一個最小可用的轉型目標,然後快速地將其實施,這不僅能減少風險,還能讓你更快地評估成效,提升內部凝聚力的同時也不會消耗太多資源。

最小可用產品(MVP)示意圖

舉個例子:在我服務的補教產業就有內部流程數位化的需求,考量到這是一間幾十年的老牌企業,旗下員工破百人的狀況,任何一點流程改動,都將會讓現有的結構產生大量問題。因此,比起規劃整個企業的流程議題,我更傾向以單點的需求為出發考量,抓住當前最大的問題優先解決,只要注意保留未來開發彈性就可以這麼做。最終,我選擇以打卡系統作為內部數位轉型的切入點,當完善這個系統後才逐步增加功能,例如:帳務管理強化、家長溝通系統、線上補課系統等等。

永遠要記住:複雜的問題絕對不可能簡單的解決,只有一步一步慢慢做好小事情,聚沙成塔最終才能達成目標!

通過這樣的方式,企業的小型轉型目標可以在短時間內評估成效,也可以根據初步的結果來調整後續的策略。這更符合數位轉型不是一次性活動,而是持續的演進過程這一理念。

將 MVP 的概念套用到數位轉型策略可以讓企業更靈活、更高效,也更能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因此,無論是中小型企業老闆還是創業家,都應該認真考慮將這一戰術納入自己的數位轉型規劃中。

#3-2 隨意導入工具和平台可能導致的問題

當企業在進行數位轉型時,很容易陷入一種誤區:認為只要導入了最新的工具和平台,就能夠實現成功的轉型。然而,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進行周全的規劃,就可能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

安全風險

當企業採用了多種不同的工具和平台時,會指數型的增加企業面對的資訊安全風險,因為每增加一個工具或平台,就意味著需要管理一個新的安全機制和許可控制。如果這些方面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企業的數據和內部資訊就會面臨被外洩或濫用的風險。

這種風險最主要是因為帳號管理的難度增加(IAM 的需求提升),另外零散的資料也可能造成隱性的風險,最常見的就是離職員工仍具有許多文件的存取權,讓企業的核心機密處於曝光的風險中。

資源浪費

其次,沒有整體規劃就導入多種工具和平台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僅購買和維護成本高昂,員工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學習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這會降低工作效率。再加上資料分散的問題,這就像是一個沒有經過規劃的收納環境,不同的工具都存取了某些資訊,當我們需要某些資料時,往往得在「找尋」上浪費大量時間。

數據孤島

最後,不同的工具和平台之間可能會存在兼容性問題。這會導致數據孤島(Data Silo)的出現,即各個部門或團隊使用自己獨立的系統,而這些系統之間無法有效地共享和交流信息。結果,企業會失去一個統一和全面的視角,這對於數據分析和決策會造成極大的障礙。

營運解決方案軟體

在進行數位轉型時,如果抱持著隨便做一做的心態,那真的還不如不做。品牌必須進行周密的規劃和評估,確保所選擇的工具和平台能夠真正符合自己的需求,並且能夠最大程度地互相支援,這樣的規劃不僅需要技術團隊的參與,更需要來自企業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唯有這樣,才能確保數位轉型能夠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不是成為拖累企業發展的絆腳石。

你可以在這篇文章中,了解更多經營問題:品牌管理,專家都在避免的 4 大營運問題

#4 忽視客戶體驗,可能得不償失

執行數位轉型時,許多企業過於專注在內部流程和技術創新,這固然重要,但我們終究要回到面對客戶的議題上:不管你引入了多先進的技術或多高效的流程,如果客戶體驗沒有得到相對的提升,那麼所有的努力其實都沒用。

忽視客戶體驗示意圖

讓我們以「自動點餐機」的概念來理解:如果品牌當前的消費族群,對於自動化點餐有困難,而品牌又沒有提供出現困難時的人工解決方案,那們點餐機就是個壞主意。例如:一間以中老年人為主的餐廳,使用點餐機就是很愚蠢的優化策略,因為這將會讓店裡的核心 TA 遇到困難,如果真的想要嘗試採用這樣的策略,也應該要有相對應的輔助策略,自動與人工點餐方式並行也許還能考慮。

這個案例只是要表達在數位轉型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市場的面向,用戶需求才該是最要被討論的議題!因此,我建議企業應考慮以下幾點:

  1. Beta 測試相當重要:Beta 測試是讓用戶有機會體驗的測試環境,在正式推出新的數位服務或工具之前,先進行 Beta 測試是極為重要的。這不僅可以發現潛在的技術問題,也可為公司提供實際的客戶反饋。以這些數據和反饋作為基礎,企業能夠進行必要的調整,以達到更高的客戶滿意度。
  2. 對外之前,先做好備案:在進行任何重大變革之前,特別是那些會影響客戶互動的變革,企業需要確保有一個可行的「備案」甚至是「還原計畫」。如果新改動不受客戶歡迎或出現技術問題,必須要有解決方法,必要時得能迅速回復到先前的版本,將對客戶產生的負面影響最小化。
  3. 事前預告很重要:不管是推出新產品、服務,還是對現有流程進行修改,事前的通知和解釋對於緩解客戶擔憂和疑惑非常重要。這也是一種尊重,可以避免客戶感到被強行「推銷」新功能或變更。

#5 衡量數位轉型是否成功很重要

進行數位轉型時,必然要問:我們如何知道這個轉型是成功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成功的定義因品牌而異。在我們的顧問服務過程中,也會把設定轉型的 KPIs 視為一個重要的工作項目,由於這個議題涉及到相當複雜的判斷,以下我只以通用的指標和考慮因素說明,希望能幫助企業有設計指標的方向:

數據分析
  1. 業績指標:幾乎所有的商業行為都是要賺錢,那麼與利潤直接相關的指標就應該是考量重心,這可能包括但不限於:銷售額、利潤率、客戶獲取成本(CAC)、客戶終身價值(LTV)等。
  2. 客戶滿意度:用戶反饋和評價可以提供豐富的資訊。客戶滿意度調查、線上評價、社交媒體上的意見等,都是很好的參考來源。
  3. 員工參與度:數位轉型不僅影響客戶,也影響員工。一個成功的轉型應該會讓員工更高效,而不是成為負擔。員工滿意度調查或是內部評估報告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資料。
  4. 流程效率:數位轉型常與工作流程有關聯,具體來說,我們可以觀察是否減少了人力需求、是否縮短了完成任務的時間、是否降低了錯誤率等。
  5. 投資回報率(ROI):最終,一切都要回到投資回報率。你投入的資金和資源是否帶來足夠的回報?這是衡量任何商業活動成功與否的最終指標。
數據分析本就是數位轉型重要的一環,但不少品牌會在早期規劃忘記這個重點,這裡提醒大家,設定正確的指標對數位經營相當重要!

結論

讀到這裡應該已經明白一點:數位轉型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有許多要注意的重點與議題,不周全的策略執行,反而容易傷害品牌價值。

不論是將最小可用產品的概念應用在數位轉型策略、內外部工具與平台的整合,或是員工和組織文化的多重考量,這些都是不能忽視的環節。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些因素都需要量化和評估,以確保你走在正確的路上。

同時也要記住數位轉型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你可能會面對各種問題和阻礙,但只要有明確的目標、紮實的計劃和持續的努力,都可以收穫不錯的成果。別忘了,萬事起頭難,但只有始終如一的執行和持續的優化,才是成功的最好捷徑。

有想法嗎?我們很期待與你交流喔~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專欄主題

    • 數位轉型 cover
    • 數位轉型 page

    數位轉型知識手冊

    by Procrustes 作者群

    「數位轉型」並不是一個解決方案,而是一種企業經營的思維:「持續性的改善並迭代,最終才能創造高效率、高收益的企業體質!」,Procrustes 收錄各種對數位轉型有幫助的文章,讓你了解數位轉型的執行關鍵。

    • seo-guide-cover
    • seo-guide-page

    SEO 入門指南:全面掌握 SEO 基本知識

    by 賴彤兒(Tony)

    此指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整理所有 SEO 相關知識,並以合理的結構整理,讓你能在短時間內掌握 SEO 龐大的知識體系,是你進入 SEO 領域最好的入門磚。

更多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