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行銷公司有幾種?了解網路行銷手法與服務方式
賴彤兒(Tony)
By: 賴彤兒(Tony)

網路行銷公司有幾種?了解網路行銷手法與服務方式

行銷的公司,最會行銷的就是自己」這個簡單的觀念,請大家務必銘記於心。

我的經驗中,即便沒有欺瞞的意圖,行銷公司普遍會將自己看成不可或缺,但其實企業可能根本不需要某些行銷服務……

不過這篇文章並非要數落網路行銷行業,而是希望通過介紹網路行銷服務的種類與方式,讓企業選出適合自己的管道,不再是瞎子摸象、亂槍打鳥……

#1 常見問題

#2 騙局這類產品,建議直接拒絕

令人難過的是,每個市場都有害群之馬,行銷業也不例外,業界存在不少詐騙的手法與說詞,或推銷無用甚至有害的產品與服務,或利用造假與篩選過的數據,把許多簡單的問題塑造成非他們解決不可……因此,有必要優先搞清楚常見的欺瞞手法,避免選擇這些服務:

「購買流量」、「濫用google名義」、「對免費軟體收費」,這些都是很常聽到的行銷詐騙手法,請企業務必小心!

三種避免的行銷方式

#2-1 屬於詐騙類的幾種服務方式

購買自然流量(與廣告不同)

這裡指的並非下廣告取得流量,而是直接購買流量的行為,相信我,這是行銷領域數一數二蠢的事情!有些公司對外宣傳刷流量提高人氣,對排名、甚至訂單有幫助,完全是癡人說夢……

首先,買流量不會提高排名;其次,買到的流量不會帶來訂單,換句話說,買到的就僅僅是「流量數據」而已,除了看得爽之外,不會有任何幫助!

除此之外,有些部落格利用刷流量的方式來塑造很有人氣的假象,來欺騙那些與之合作的廠商,是非常沒有道德的行為。大家可以藉由深入了解對方的流量結構,排除那些刷流量產生的數據,希望能夠逐漸減少這些毒瘤服務,給大家健康的網路行銷服務市場……

濫用 Google 名義宣傳

首先申明,搜尋引擎(Google、Yahoo、Bing……)常會在廣告投放上找「代理商」或「合作夥伴」,來幫助其推廣廣告服務。但沒有任何一間搜尋引擎會主動幫你架設網站、優化排名、甚至保證曝光,所以只要聽到行銷公司宣稱自己是「代表 Google 要來優化排名,就是詐騙行為了!」

打這個種旗號的公司,大多是不入流的行銷公司,利用搜尋引擎提供的服務(Google 我的商家、Google analytics……等),就宣稱自己是 Google 的代表,欺騙對數位領域不熟悉的公司,很多被欺騙的公司還誤以為對方真的做了很多事情,想要避免這種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最基礎的行銷知識,又或者,至少在合作之前多爬幾篇文章。

對免費軟體進行收費的公司

行銷市場有許多免費工具,常見的例如:Google analytics、Search Console、Google 我的商家……等,這些軟體只需要簡單的申請就能免費使用。但有些網路行銷公司卻欺騙不懂的企業,宣稱這些軟體需要安裝費、維護費……等巧立名目的費用,讓企業成了冤大頭。其實企業只需要稍微做個功課,或者多問幾間行銷公司,就能夠避免這種問題了。

但並不是所有收費都是詐騙,因為同樣是協助安裝 Google anylistic 這件事情,大多數狀況都只需要 5 分鐘的申請與設定,卻也存在少數情況,需要經由專業數據顧問花幾天規劃與部屬,以蒐集改善商業的關鍵數據。所以判斷這件事情,我們需要深入理解行銷公司是不是給出了額外的價值,不能單純用行為來判斷,這方面就必須掌握基本的行銷知識,企業主才能夠做出合理的決定了。

自誇自擂是人之常情,但利用企業不懂的心態,過度吹捧自身效果,導致企業失去判斷力,仍然有道德瑕疵,因此當遇到這幾種行銷說詞時,務必特別留意!

#2-2 那些欺瞞的行銷說詞​

誇大自己是所有市場的常態,網路行銷公司尤其擅長此道,雖然不算是詐欺,但利用曖昧不清的說詞,誤導企業的判斷力,仍然是有道德瑕疵的,這裡就整理了幾種常見的誤導性說詞:

流量與排名保證

業界時常利用「流量保證」、「排名保證」來招商,其實是非常有瑕疵的,因為流量排名保證,不等同於業績保證!而網路行銷有太多方法可以做出無效的流量與排名了。

如果掛保證的公司沒有良心,就會操作一些對企業成長沒有幫助的行銷手法,這麼一來能夠輕鬆取得排名與流量,至於企業的業績成長?很抱歉,這不是合約保證的內容喔!當然,我們不能一竿子打翻整個業界,但遇到這種「掛保證」的行銷公司,請務必更加留意與考量,不要以為有「保證」就可以安心。

協助公司成長XX倍

業界特別喜歡吹噓過去的輝煌,說著曾經幫哪間企業成長多少,這種宣傳我的建議是聽聽就好了……

首先,其實很多公司成長並不是行銷公司的功勞,行銷公司只是剛好在企業成長階段簽到合約罷了;其次,當合作的公司多了,亂槍打鳥下也必然會有表現不俗的企業,換句話說,行銷公司只挑選那些表現特別好的公司進行宣傳,就能誤導其他人以為他們很厲害,其實根本無法判定整體水平高低。

所以,過往績效當成參考就好,請將重點放在行銷公司針對企業所提出的方案,深入理解是否具備可行性,才是合理的評估方式,別輕易陷入對方過往的績效迷思中

新穎的技術不代表有用

新技術總是會讓人有過多期待,行銷領域也不例外,但這就像是曾經流行過的「奈米級風潮」一樣,當時不論甚麼技術加上「奈米級」就顯得不一般,而現在這些名詞變成了「AI、區塊鏈、機器學習、大數據」。

資訊業尤其喜歡這些新潮的名詞,所以請大家睜大眼睛,不必隨意跟風,優先考量自身的公司狀況,是否真的需要這些特殊的專業程式?尤其要遵守一個基本原則:企業不會因為買了工具或服務就業績飆升,工具必須需在企業自己知道怎麼用時才會有效,先明訂目標與用途,缺少工具才購買,不要本末倒置了!

詐騙都是利用「貪婪」、「恐懼」這兩個心態
在網路行銷領域,貪婪源自嫉妒其他企業,以及對不正確的自身價值評估;而恐懼則源自對行銷的無知,才會人云亦云、隨意跟風。企業只要正視自我的現狀,扎實學習相關知識,不要妄想一步登天,根本不會受騙。
行銷假象

#3 網路行銷公司的幾大類別

網路行銷是一個瞬息萬變的產業,服務種類五花八門,難有統一規範。所以,不同的網站、文章、書籍,可能會採用不同分類方式,我認為其實不必執著於名詞分類,只要內容完整且合理就好,因此,我將網路行銷行業用兩大維度區隔:

  • 「行銷目的」
  • 「合作方法」

以下優先說明由「行銷目的」來區分的市場服務:綜觀網路行銷,方法與技巧玲瑯滿目,例如:內容行銷、SEO 關鍵字優化社群經營Google 廣告、媒體合作、Email 再行銷……,還有許多複合性或獨特的方法,因此我認為用目的來做分類,將會更容易理解:

以下六種是常見的行銷目標,由此可以快速區分行銷方法的歸屬,更容易理解服務方向是否符合企業的目標!

#3-1 提升自然搜尋流量(Organic Search Traffic)

「自然搜尋流量」是透過搜尋行為進到網站的流量,例如:使用者於 Google 搜尋關鍵字後,點擊排名網站產生的流量,就是「自然搜尋流量」。優化自然流量的重心需要由網站出發,藉由提高網站搜尋排名,取得更多自然流量。市場上有常見的兩種行銷方式:

  • SEO 關鍵字優化:針對搜尋引擎來調整網站,內容包羅萬象,不僅需要調整程式碼與網站內容,還需要做對外的連結策略等等,是網路行銷極大的主題。可以透過 Procrustes SEO 入門指南深入了解。
  • 內容行銷:針對所有與企業有關的內容進行優化,跨足 SEO、廣告、文宣……各種管道,對品牌影響力起到關鍵作用,一般從官網開始調整,相當直觀能夠改善自然流量。

#3-2 改善廣告效果(CPC)

網路廣告種類繁雜,主要常區分成三大類,根據目標受眾(TA)常用的管道,來選擇需要的方向:

  • Google 關鍵字廣告:目前台灣最主流的廣告模式,藉由 Google Adwords 進行廣告投放,細節上還可以分為 Google 關鍵字廣告(呈現在搜尋結果頁最上方的排名廣告)、Google 多媒體連播廣告(呈現在其他網站的 Google 廣告)。
  • FB、IG 等社群媒體廣告:台灣主流的社群媒體是 Facebook 與 Instagram,針對他們投放的廣告進行優化也是主流的行銷服務。
  • 第三方網站合作廣告:泛指非以上兩大類的廣告投放方式,例如:直接聯繫論壇與新聞媒體。需要找到適合產品的平台效果才會好,切勿為了曝光就隨意投放。
社群使用目的統計

#3-3 改善社群媒體曝光與互動狀況​

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是許多人每天用最多的平台,對企業來說,妥善經營社群媒體自然會成為銷售利器之一,而改善企業經營 FB 粉絲團、IG 帳號、YouTube 官方頻道……,都是常見的網路行銷服務,企業在選擇時要特別留意,別盲目的追求曝光,社群媒體的經營更需要留意到「互動性」與「傳播性」,設計讓用戶積極參與的活動或貼文,就是這些行銷公司的最重要的價值。

此外也提醒大家,有些行銷公司會利用灌水的方式來經營社群媒體,用大量假帳號追蹤與訂閱,就跟刷流量的問題雷同,企業一定要避免這種方法。

#3-4 第三方合作曝光

現在的網路世界有許多部落格、KOL 網紅、新聞媒體等等曝光管道,妥善的利用這些網站來宣傳與曝光,自然能改善產品銷售狀況。不同於廣告投放這種短期衝知名度的模式,藉由推薦文、開箱文、媒體報導的合作方式,能夠創造長期保留在網路上文章或評論,持續性的取得網路聲量與信任感。

這些合作網站大多都能夠自己尋找,之所以透過行銷公司,主要是為了節省企業的尋找時間與溝通成本,同時也藉由行銷公司的經驗,區分合作對象是否有灌水之類的問題。如果企業想要節省行銷公司的成本,就需要留意合作網站的曝光族群是否為潛在客戶,並且小心合作網站的聲譽與信用,切勿只看中流量就隨便合作。

#3-5 改善品牌直接流量(品牌力)

不透過以上方式進到網站的流量,大致歸類於「直接流量」,直接流量主要來源以直接輸入網址、書籤列、通訊軟體的連結分享……方式,有著不受到廣告商、Google 演算法、第三方平台之類外在因素影響的優點,能夠保障網站流量的穩定與持續性。我通常會利用直接流量來分析「品牌力」(利用 UTM 標籤排除可追蹤流量、並且納入品牌進站關鍵字來更為客觀)。

想要直接優化直接流量是很困難的,因為這更像是一個複合性指標,例如:「線下線上整合」這種行銷方式就很直接:透過會員 APP 這類線下連結到線上的方式,能夠促使用戶對品牌保持依賴性,進而提升品牌力。而針對無法負擔這種系統成本的中小型企業,改以 LINE 會員好友這種替代方式優化,也能達到部分效果。

「品牌力」是一種複合性指標,就像衡量「健康狀況」一樣,很難僅透過單一努力改善,需要的是複合型的調整。

#3-6 提高成交率、購買率(轉換率優化)

轉換率」是聚焦於流量產生的效益的指標,簡單來說就是每 100 個單位流量,能夠產生多少訂單。

我一直認為優化轉換率是個偽命題,因為它更像是在修正錯誤而非優化!「產品品質」、「服務態度」、「網站易用性」……等等,這些地方產生問題就會影響企業的轉換率,所謂的優化,其實是在解決這些問題。不難看出,行銷領域絕非轉換率出錯的唯一地方,如果企業發生的問題是在「產品品質」或「服務態度」上,需要的就是內部檢討,其次才是向外尋求行銷管道協助。

不過如果是單純看待行銷議題的話,以下幾種是常見的方式:

  • Email 再行銷:針對取得的用戶名單,進行購物車未結帳的提醒、最新優惠資訊、專業知識分享……,這些方式都能夠加強使用者與企業間的聯繫,是改善轉換率很有效的方式。
  • 聊天機器人:與蒐集 Email 名單的概念類似,不過將媒介改成由 LINE、Message 等其他通訊軟體蒐集名單,比起 Email,是更符合年輕人的行銷模式,通過這些即時通訊軟體,能夠改善客服不及時的問題,提升整體用戶體驗。
  • 網站易用性優化:「視覺效果(UI)」、「使用者流程(UX)」、「網站速度」、「購物車設計」……,都會影響轉換率。在設計時需要考量到使用者的狀況,別為了美觀太過標新立異,很多時候最簡單的設計效果往往是最好的。

#3-7 行銷管道整理表

目的常見方法導入成本建議要點
提升自然流量SEO優化、內容行銷前期高(研究、建置、調整)後期低(基本維護)經營自然流量回收速度快不起來,需要投入積累一段時間,才可能有回報。適合長期經營,產品與服務變動不大,比較穩定型的企業模式。
廣告曝光流量Google ad、社群廣告、媒體廣告自行決定,可高可低廣告具有立即回報的特性,缺點是不投錢就沒效果。適合剛成立的項目與短期熱銷產品,長期採用的話必須思考做自然流量是否更具效益。
社群媒體流量Facebook粉絲團、IG帳號、youtube頻道進入成本低,經營成本高有一定聲望才有回報,長期都需要經營無法放鬆,否則很容易喪失人氣,但具備強互動性與分享性,適合活動類、具討論度的產品或企業。
第三方流量部落格、網紅、新聞媒體視合作對象三大評估要點:使用者輪廓是否為產品的TA、合作模式的長期效益(新聞效益短、開箱評價等文章類效益長)、比較多方成本(大平台合作對比多個小平台合作)。
直接流量線上線下整合極高能夠取得長期效果與業界優勢,並且減少外在因素的干擾,發展屬於自己的用戶群體。適合具有野心的企業,用長期經營的心態建構。
轉換率優化Email再行銷、聊天機器人、網站易用性優化中等主要在解決讓用戶不想購買的各種問題,所有的企業都需要重視,並且要留意是否有「產品品質」、「服務態度」的內部問題。
行銷管道整理

其實試圖完全切割網路行銷領域並不合理,因為每種行銷方式都會互相影響,以上表格與說明,用意是幫助大家理解行銷目的與常見方法,不用拘泥於一兩種方式,勇於嘗試與檢討調整,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企業的行銷策略。

除此之外,以上每個行銷管道都或多或少需要數據分析的觀念,因此,學會基本的數據分析想法,是幫助企業改善行銷不可或缺的技能(我認為是最基礎的)。如果你不熟悉數據分析,可以先看這篇文章:數據分析入門:了解分析的本質與基本思維能力

#4 以行銷合作方法來區分

除了行銷目的外,合作方式也會直接影響行銷成果,而「目的」與「方法」的搭配就能構成絕大多數的行銷服務方式,例如:SEO 行銷顧問、廣告優化顧問、社群行銷顧問……,以下就來討論常見合作方式:

顧問、代操、外包、工具、其他方案,以上五種類別構成了行銷合作的模式,每種都有其優缺點,需要根據企業狀況自行選擇合適方案!

#4-1 顧問合作模式

顧問是行銷領域最普遍的合作方法,從介入企業的深度,進一步區分成以下四種狀況:

  • 諮詢式顧問:最單純的顧問服務就是提供諮詢時數,像法律諮詢一樣,依工時計費。純諮詢的顧問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因為這個服務普遍會被包裝在其他合作模式中。
  • 建議型顧問:不同於諮詢顧問,建議型顧問會主動關心企業,尋找需要改進的部分提供建議,也就是所謂的「建議書」,普遍上建議型的顧問並不插手企業商業過程,只提供建議而已。合作時要了解服務觸及深度是否能改善商業目標,因為行銷公司承接過多案件時,將導致顧問分配給每間企業的時間減少,要特別小心是否演變成只給表面建議,無法深入企業核心問題。
  • 教學型顧問:企業內訓是請顧問到企業當中,訓練旗下執行專案的員工,提升公司內部行銷能力以產生持續性效益,除了考量顧問實力之外,還得要求教學與表達能力,我會建議找有公開授課經驗的顧問更適合,除此之外,企業內員工是否有心學習,是否能夠長期服務企業⋯⋯這些內部問題,也是選擇這個服務方式的重要考量點。
  • 內部優化顧問:將顧問請到企業內部,花時間了解企業的完整商業流程,再根據所看到的狀況給予建議,這種服務對顧問的綜合實力要求極高。這類型顧問多以獨立身分在業界闖盪,同時間合作企業不會太多,收費比起制式與規模化的行銷公司高昂許多,但勝在具有完全的彈性,能夠百分百針對企業面臨的問題給出客製化解決方案。

顧問服務常見的收費模式有兩種,各有優缺點,需要企業自行評估能接受的方式:

  • 績效綁定制:當績效達到合約上的標準時,才進行收費(或者未達到前收費打折),這種看似安全的合約隱藏了陷阱,也就是「綁定錯誤的績效」,有些顧問公司會誤導企業綁定好操作但沒實際用途的指標,就可以輕鬆達標收費,卻對企業沒有實質幫助。想避免這個問題,我建議直接將績效綁定在業績上,避開流量、排名、轉化率這些中間產物,沒有多賺錢就不算達成績效,是最簡單的方法!
  • 固定收費制:典型的 case by case 收費制度,或以件數、或以工時計費,服務相對單純,卻會因為缺少績效獎金鼓勵,導致顧問只會負責合約內容,不太可能多做事情,屬於「付多少錢做多少事的概念」,適合已經清楚自己行銷規劃的企業。

「缺乏檢定標準」、「不用承擔後果」這是行銷顧問最大的兩個問題!

行銷顧問服務方法

顧問業算是我比較專精的領域,也是 Procrustes 的主要服務方式,這裡就讓我再多囉嗦兩句,告訴大家幾個要小心的問題⋯⋯

  • 行銷業並沒有「執照」,換句話說,你很難判斷接洽的顧問是否有足夠實力,其中最麻煩的就是:「行銷業恰恰是最會行銷自己的行業⋯⋯」,因此,我認為企業主掌握基本的行銷知識,是現代商業不可或缺的技能。
  • 「顧問指揮著飛機往哪飛,但他其實不在飛機上」,這個特點不僅僅是行銷業如此,而是所有顧問工作的基本性質,簡單說就是,顧問對企業發號施令後,很少需要承擔結果的好壞,這導致顧問常用旁觀者的心態在做事,因為這不是他的企業⋯⋯

Procrustes 也不敢保證百分百避免以上問題,不過我們很願意與大家開誠布公地討論這些議題,多年來也不斷優化這中間的平衡點,我們相信開誠布公的合作關係,最終都能找到雙方滿意的融洽關係。

#4-2 代操合作模式

代操的觀念是把部分權限開放給行銷公司,請他們代為操作,並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續費用,適合有能力自己動手,但缺乏人力與時間的企業,在網路行銷領域中常見的代操多為以下兩種:

  • 廣告類:其服務包含社群廣告、Google 廣告、其他網站代理⋯⋯,有些行銷公司會提供附加功能,來提升業界競爭力,因此如:撰寫文章、製作產品圖片、宣傳影音製作⋯⋯相關服務也常會由這些公司提供。企業選擇代操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如果完全沒有廣告投放知識,可能會遇到數據與操作上作假的問題。因此,我比較建議選擇代操的狀況是,企業評估自己請人不划算才考慮,絕不該是因為不會做就妥協。
  • 網站代管與優化:通常是網站設計或者製作公司額外的服務,但我不推薦這種服務,因為這些公司常會抓準企業不懂程式碼的弱點,對很小的程式碼改動獅子大開口,有點敲竹槓的味道⋯⋯我就耳聞過改五分鐘程式碼收費數萬元的情況⋯⋯當然,這不會是業界的全貌,Procrustes 本身也會協助客戶代管與建置網站,但我會建議在簽約之前就把修改服務一併納入討論。如果真的擔心,那就不如加點經費,內聘一個網站工程師;又或者選擇知名的架站平台,起碼在大方向不會錯的很誇張。

#4-3 完全外包合作(夥伴合作)

不同於顧問與代操,將企業的行銷業務全權委託給其他人,由對方決定要用甚麼方式、角度、規模操作行銷策略,而企業只需要管理產品與售後服務即可,適合剛起步沒有資源或者完全不想管網路行銷業務的企業。

這種合作方式最合理的收費是「銷售抽成」,也就是當產品經由對方的管道賣出時,才需要付費用,除了服務範圍與利潤配比是合作的考量之外,還需要注意合約內容是否有不合理條件,例如:是否綁定非由對方銷售不可、對方建立的行銷管道之後的歸屬權、行銷過程成本由哪方負擔……。完全外包屬於彈性很高的合作方式,企業可以根據自己需要的模式進行協商。

#4-4 行銷工具

以前行銷工具多為從業人員使用的,但隨著現代 SaaS 商業模式的迅速發展,軟體公司降低使用者進入門檻,推出許多面向一般企業的行銷工具,但我認為,即便現代行銷工具簡化了專業功能,仍然需要有足夠的行銷專業來發揮效果,如果企業完全不懂行銷,就想著工具能做好所有事情,就是痴人說夢了⋯⋯以下是我整理出常見的行銷工具類別,也包含了我建議的使用方式:

  • 健檢類工具:網站SEO健檢、廣告健檢、內容品質健檢……,種類與選擇非常多元,我建議大家先以試用版或免費版為主,因為健檢改變不了商業狀況,如果企業不具備調整能力,檢查出再多問題也沒用。除此之外,很多健檢類工具為了讓產品看起來更豐富,會檢查一些無關緊要的項目,反而讓人看的煩心(尤其對跟我一樣的完美主義者,常常會糾結在不重要的細節調整中,很想要把紅字全部清除)。
  • 數據追蹤類:行為追蹤、排名追蹤、動態追蹤⋯⋯,蒐集數據的軟體非常多,我依然建議先以免費軟體為主,直到發覺免費軟體不夠用時,才考慮付費方案。因為對不熟悉數據的人來說,越多數據越容易分心,錯誤的解讀往往比沒有看到更嚴重。
  • 單一功能型:發送電子報、聊天機器人⋯⋯,這些工具能夠解決企業單一問題,如果企業用對地方,可以帶來很好的效果。但條件是企業能知道自己的需求,並且建議先試用過,確定有效果才花費,如果只是一時性起就安裝工具,卻不了解各種工具的限制與效用,很可能是浪費時間與金錢而已。

#4-5 聯盟行銷等其他特殊合作方式

行銷領域的合作方式非常多元,聯盟行銷、評價監控、整合類行銷、導購平台……不勝枚舉,各種新的方法也層出不窮,業界人士想全部掌握也很困難。但以我的經驗來看,企業往往只需要基本的行銷規劃,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實在不該還沒會走路就想著飛,我會建議企業若是想嘗試新的方法,請務必小幅度的試用,別在不清楚細節的狀況下,就貿然投入過深,以免陷入泥淖之中。

#4-6 行銷合作表格整理

合作方式金錢成本時間成本附加價值適合企業狀況
顧問合作中等中等如果企業有心學習,能夠從顧問身上學到許多技巧。絕大多數顧問只管提問題,不負責網站調整,因此企業需要有時間且具備能力自行修改,才不會發生顧問給意見卻不了了之的狀況。
代操合作基本上沒有代操是為了節省成本,而不是取代專業!企業需以「隨時能拿回來自己做」的心態面對,請先對外包出去的業務有這種自信,才考慮外包!
完全外包前期無、後期高基本上沒有「不需要學習、沒有進入障礙」就是完全外包的註腳,適合只想要專注在產品與服務上的企業!
行銷工具有心學習就能逐步掌握行銷領域工具是否好用,端看用的人如何應用。行銷工具還是需要靠企業自己才能解決問題,適合已經掌握行銷基礎,並且有心也有興趣持續精進的企業。

#5 結論

了解行銷的分類方式,無非是希望能夠找出適合自己企業的合作對象,利用這篇文章的內容,企業應該能夠理解網路行銷業的現狀,更容易釐清自己需要的服務,最後我在提供幾點小小的建議,幫助大家找到合適的行銷公司。

首先,掌握基本知識才開始:,非你打算採用「完全外包」的方式,否則學習基本的行銷知識是有必要的,你不用成為行銷專家,但至少需要能區分外面那些專家,是否真的有其專業。

其次,專注在影響商業的數據上,不論做哪種行銷,目的都是要改善商業表現,因此專注在營業額、獲利率、訂單量這些針對影響商業的數據上,別輕易被行銷公司牽著鼻子走,只會優化流量、排名、轉化率……。請記住我的話,沒有讓你多賺錢,這個行銷服務就是垃圾!

再來,先假設成本全部打水漂,我建議企業先把行銷的預算當作完全沒有回報,以此來考量自己能夠負擔的範圍,別把網路行銷當成救命稻草,對其有不正確的期待,同時這樣的考量方式,能夠有效控制企業在行銷預算上的花費,不會一下子投入過多資源。

最後,貨比三家絕不會吃虧:這是萬年不變的道理,多詢問、多比較,自然更能夠選到好的公司。

如果你對本篇文章有任何問題,或者有不同的觀點,很歡迎留言提出,我都會親自回應。

有想法嗎?我們很期待與你交流喔~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專欄主題

    • 數位轉型 cover
    • 數位轉型 page

    數位轉型知識手冊

    by Procrustes 作者群

    「數位轉型」並不是一個解決方案,而是一種企業經營的思維:「持續性的改善並迭代,最終才能創造高效率、高收益的企業體質!」,Procrustes 收錄各種對數位轉型有幫助的文章,讓你了解數位轉型的執行關鍵。

    • seo-guide-cover
    • seo-guide-page

    SEO 入門指南:全面掌握 SEO 基本知識

    by 賴彤兒(Tony)

    此指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整理所有 SEO 相關知識,並以合理的結構整理,讓你能在短時間內掌握 SEO 龐大的知識體系,是你進入 SEO 領域最好的入門磚。

更多優質文章